近距离接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诺奖物理得主Donna Strickland教授(二)
博士科普团队
上回我们采访到了Donna组的学生苏鑫杨同学,之后我们有幸联系到了Donna组的在读博士许祖俊同学,以及已经硕士毕业的卞思远同学。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眼中的Donna老板,本期有更多的干(ba)货(gua)哦,不要忘记文末有彩蛋!
同样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教授温暖的微笑!
图一:Donna Strickland教授的肖像
https://uwaterloo.ca/physics-astronomy/people-profiles/donna-strickland(个人信息)
https://uwaterloo.ca/ultrafast-laser-group/(个人主页)
以及学校的发布会现场。
图二:学校为庆祝Donna获得诺贝奖召开发布会,左为Donna Strickland教授,右为Feridun Hamdullahpur校长
让我们先采访一下现在的大师兄许祖俊博士吧。
博士科普:请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
许祖俊:Hello,大家好,我是许祖俊,现在是DNA(Donna)组里面的在读PhD。现在主要在研究多光谱拉曼现象。
博士科普:请问您和Donna的关系是什么样的?
许祖俊:我是2013年9月进组的,可能今年年底就要毕业了。
博士科普:我们浏览了一下Donna教授的个人主页看起来非常简洁,在社交网络上也几乎找不到她的信息,似乎有些神秘和低调,那您对老板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?
许祖俊:个人感觉真正做科研的老板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个人网页上,DNA就属于这么一类。对自己的研究比较在行关心,主页嘛,可能等有钱有时间之后再弄。DNA平时生活里面是很和蔼可亲的,但是对于工作一丝不苟,严格要求。这样严谨的科研态度也导致她无法在本科生口中得到高评价。学生毕竟不是特别喜欢严厉给分低的老师。
图三:右二为许祖俊同学在实验室接受采访时的照片(图片由苏鑫杨同学提供)
博士科普:请问您感觉Donna教授是一个什么样的导师呢?
许祖俊:师兄弟们已经提到了她很多处事态度。她很大大咧咧的,我举个栗子吧。我个人其实很希望能有组会的,毕竟一个组里面如果大家都不知道相互之间在做什么很尴尬,而且开组会也是可以锻炼学生的。于是我三番两次的跟老板请示要开组会。DNA的回答是这样的:好,我们下个月开始;好,下个学期开始,然后我就等啊……,感觉DNA不是很喜欢开组会的那种。但是她是很豁达大度的,再举个栗子,隔壁的隔壁组里面和我们一样用一种红外镜观察红外激光,他们组的一个学生发现红外镜电池烂里面了(他没用过只是看到了),然后告诉他老板,结果被一顿臭骂,好无辜;有一次我不小心摔坏了我们组里面的红外镜,胆胆怯怯的跟老板说,没想到DNA就说了句,没事,实验室里常有的事。然后花了$2000买了个新的,没对比没伤害啊。她孤芳自赏,举栗子,不管是什么场合,DNA能欢快尬聊半小时以上,但是在实验室工作时,我找她帮忙看看实验问题,她会很快的帮你解决。我恭维一句,你真厉害。她会毫不客气的说,那当然,我知道一切,我都是对的,我每次都跟我孩子说我是对的,他们就是不信。她厨艺高超,我记得那是在圣诞节前几天,她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。她做饭的速度很快,给我们做了一桌子饭菜,以及她最拿手的蛋奶昔。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……
图四:Donna实验室的一角(图片由苏鑫杨同学提供)
博士科普:请问作为Donna教授的学生,您有什么感想吗?
许祖俊:目前我这边的项目是研究产生的拉曼光谱,借此深入探究量子态转变的过程。科研哪有一帆风顺的,但是当我每次灰头土脸的去问她前进方向在何方的时候,她都能说得我立即热血沸腾,精神奋发,对科研充满激情!
由于许博士科研繁忙,采访就只能先告一段落,但是从许博士的言语中,小编深刻的感受到Donna教授对科研和生活的热爱。再次感谢许祖俊博士的配合,祝他顺利毕业!
告别了许博士,我们联系上了已经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卞思远同学。都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让我们看看在卞同学的心中Donna教授是怎样的老板呢?
博士科普:请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
卞思远:本人卞思远,现在是内蒙古电力集团总经理秘书,距离学术研究已经越来越远了,哈哈。
博士科普:请问您和Donna的关系是什么样的?
卞思远:Donna是我研究生时期的导师,我是2012年9月进组,接替Mojtaba(我们组的伊朗大哥)继续从事fiber CPA方面的研究。我刚进组的时候,Donna有两个项目,一个是fiber CPA,另一个是浩哥(即严浩同学)的MRG(Multi Frequency Raman Generation),所以Donna让我上了fiber CPA。基本的原理和系统的基本原则都应该是Mojtaba时期完善建立的。我主要是在其基础上将Amplification Stage变为三级,为的就是增加能量,不断增加两束红外光中间的Wavelength Space,最后实现Mid-infrared Generation。这个系统一直延续到现在,其实根本的东西是不变的,所以我觉得要了解这个系统,最好的方式是去看看伊朗大哥Thesis。Donna都说过他写的内容非常详细,几乎包括所有细节。毕业了之后在Donna组里做过一段RA(Research Assistant, 科研助理)。那个时候正在国内过年,接到Donna的邮件,我立刻就回来了,当时为的是要做成Two Photon Absorption,其实这个课题很有意思,Donna也很想成功,我们为之也付出了很多,但是实在是由于组里的设备有一些限制,最后就不得不放弃了,如果有人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哦。
图五:左起Donna Strickland教授、卞思远同学、江苏大学访问学者姚红兵教授、严浩同学(图片由卞思远同学提供)
博士科普:在您眼里,Donna教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?
卞思远:她的名气比较大,走到哪里提她的名字大家都知道。Donna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,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跟我说你的老板很聪明,因为她真的是一个极具天赋的科学家。她有点大大咧咧的,觉得是因为艺高人胆大吧,做实验也比较敢上手。私底下,Donna是很好的一个人,记得一次烧掉了一个Pump,她虽然很不开心,但是也没有说什么,当时真的是很感谢Donna并不会在实验仪器上面太节省。Donna带学生很随意吧,尽量放手让你去自己干,所以我觉得那段时间很享受,她把握大方向就好了。Donna很爱讲笑话,聚会时基本可以hold住全场,笑声很爽朗;喜欢跷二郎腿,喜欢坐在桌子上讲笑话,大多数都是她开会去不同地方的趣事。她说话语速快那是真的,当时我们上她的Nonlinear Optics有很多人都会说语速太快听不懂。Donna动手能力很强,她属于那种做实验很有激情那种,很享受和她配合做实验的感觉。当RA的时候,因为双光子实验要配合调光路,和她有段时间天天在一起调,她喜欢说shoot 。但是Donna对学生很严格,要求很高。在国内工作以后,我回来了两次,一次是Landing,一次是处理掉车,家具什么的,她都会组织大家一起吃饭,每次都很热情,而且会和你分享现在实验的进度,未来的想法等等。
博士科普:Donna教授有什么习惯吗?
卞思远:我在的时候没什么组会,感觉就是放手去干吧。所以我感觉那段时间精神上很放松,其实实验折磨地我们够呛。Donna非常喜欢喝咖啡,感觉不喝就像有的人不抽烟一样,没法思考问题,哈哈。Donna其实很忙,但是学生的事情她都处理的很好,我毕业时她改Thesis,三天就会给我反馈,所以毕业时候很顺利,得益于她的高效。很多同学都提到了Donna的安全意识,是的,她经常对我们说进实验室必须要带护目镜,进门必须穿鞋套,主要是Fiber太贵了,如果有灰尘,经常出问题,所以我们组在做完实验时都会关掉一切东西,保护好试验台,也做好自身的安全保障。
博士科普:跟着Donna教授有学到什么技能吗?
卞思远:Donna很相信自己的学生,非常感谢她让我们放手去干,学到不少东西,直到今天,估计其他东西都忘了,调光路的技能是一辈子也忘不了了。
博士科普:Donna教授获奖之后,您给她打电话/发邮件祝贺了吗?
卞思远:有给她发过了邮件了,但是估计她也顾不上回,哈哈。刚才在中央一套新闻频道在放Donna的获奖视频,家里人大喊我过去看。觉得她得奖影响还是很大的,不光是我们学校,我们自己,还是光学界。
采访很短,但是值得思考的东西很多。科研就是不断的猜想-实践-推演-再实践的往复过程。科研很苦,作为研究生,谁没熬过几个通宵?谁没有因为实验数据不理想捶胸顿足?谁又没有想过放弃?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,我们克服了一个个学术难关,我们为了验证一个新的发现挑灯夜战,我们看过清晨五六点的校园,我们在凌晨走过回宿舍那空无一人的小路。这一切都是因为那颗对科研的赤诚的心。
这次的采访中两位同学都提到了一个神秘人,严浩同学,接下来我们会对他进行独家专访,不要走开哦,这里再次回顾一下严浩同学的科普文章。
最后的最后,感谢您耐心的看完了我们的采访,希望对您的科研道路有所帮助,为了感激您对我们博士科普的支持,小编在这里提供彩蛋照片一张。
图六:薛其坤教授(左一)参观Donna教授实验室留念(当时正值由滑铁卢大学-IQC机构举办的中国量子科技会议)(图片由苗国兴教授提供)
薛其坤教授也是未来诺贝尓物理奖的有力竞争者之一,说不定将来这张照片会有历史意义哦!
*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需注明文章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联系。
Post Reviews:
No reviews yet...